|
||||
|
||||
从青藏高原一路奔流南下的金沙江水,流淌在云岭高原之间,回荡在重峦叠嶂之中,建筑公司卡麦±400千伏换流站项目部就驻扎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金沙江沿线处的高原上。 麦换流站是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端起始站,海拔372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换流站。该工程作为第一个进入川藏高原腹地的特高压直流工程,工程地理位置偏远、海拔高、自然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将首次面临地域“无人区”和技术“无人区”的双重挑战,需要突破国际现有高压输电技术、设备和施工能力的极限,该工程的成功实施将为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和电力能源的优化配置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工程建成后,将对保障金沙江上游水电安全送出、促进四川水电优化配置、满足湖北负荷增长需求、保障华中地区电力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高原铸剑 牢记初心使命 2023年5月1日,郑田野和他的团队来到这里,拉开了卡麦换流站工程建设的序幕。 “在这云岭大地上曾留下红军长征的足迹。我们是沿着红军长征走过的路,在这里建设世界海拔最高的换流站项目,和他们相比,我们这点困难肯定能熬过去,绝对不给公司丢脸!”项目执行经理郑田野眼神坚定地说。 “难啃”是大家对项目建设的最初印象,但项目党员青年不畏困难,勇往直前,以“高原铸剑,淬火金沙”的信念来积极应对这次的挑战。 从山脚下到山顶上的项目部,落差接近1200米,从2500米的海拔地,绕着盘山小路,到达海拔3700米的项目现场,共计31个盘山大拐弯道,拐弯的斜坡甚至达到45°至60°,有的转弯道是近180°转弯道,盘山道宽度在3至4米之间,非常考验着驾驶技术,小心驾驶是第一安全准则,因为弯道下方就是悬崖深渊。“那会大机械车辆上山对我们来说真是一次巨大挑战,现在看看这个多机械设备就位忙碌着,真的是很骄傲!”郑田野回忆起来一脸的自豪。面对主体施工时间不足6个月的时间下,他精心策划实施方案,对重型机械采取重点监护,带领各个小队跟车,让各大机械设备有序爬行上山,跨过金沙江,奔向落差1200米的盘山31道拐直至山顶,历时5个昼夜,挖机、夯机、旋挖等设备安全抵达作业位置。 项目施工位置地处高原,气压低,大部分人都会出现胸闷、呼吸急促、头晕头疼等高原反应。在安排人员进场前,这是项目部首个需要解决的拦路虎。“我们会尽最大的能力去保障职工们的身体健康。”项目安全总监唐振将这件事作为首要大事。项目部要求所有进场的人员必须提前进行体检,体检合格够要安排到附近的电力医院住宿房间习服3天,待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医生会开具入场允许报告,再安排进入项目施工现场。“为缓解高反带来的身体不适,项目部专门设置医疗救治区域,医生全程待命守在现场,救护车,药物,氧气瓶等救护物资都已配备齐全。”安全员龚海洋介绍。“由于工期紧任务重,为顺利推进工程进度,项目部办公区和休息区都是扎根在山顶上的帐篷里,前期山顶上没饮用水没通电,通讯信号也不好,但方法总比困难多。”施工主管施海峰说道。因为山上气压低,烧水到80°就已经达到沸点,喝水问题怎么办?那就安排将桶装水送上去。至于用电的问题,就拉柴油发电机到山上,虽然也会频繁断电,能凑合用就行。在山上气压低,含氧量低,是打不着火的,用电相对也不是很方便,伙食怎么办?那就安排专人把做好的饭菜每天从山下送到山上去。慢慢地,大家也都这样硬挺过来了。 山上夜里气温很低,有时低至零下十几度,白天最高气温能到三十七度,山顶天气变化无常,大风、暴雨、冰雹、大太阳,一天就像经历了一年四季。“那天我问团队的小伙子们感觉还适应吗?他们都说让我放心呢。”项目副经理陆文明介绍说。高原地带紫外线很强,虽然大家都采取了防护措施,但皮肤仍会晒伤蜕皮,蜕皮出新皮后继续蜕皮,直到蜕皮的角质从透明色晒干成纯白色,大家也就习惯了。”项目技术员吴攀茂分享着自己的经历。 凝心聚力 巧破场平工作难题 开工初期,场平工作是项目团队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据原项目总工刘永强介绍,现场需要场平面积约23.5公顷,其中有7万平方米是需要爆破区域,为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场平挖方后的护坡怎么去做?在哪块区域?都需要严格制定施工方案。 混凝土作为场平护坡、桩基、基础施工等后续作业的重要材料,直接关系到项目施工生产的质量和进度,所以配套搅拌站的建立是工作的关键所在。预拌分公司团队直接把办公室搬到施工现场,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混凝土搅拌站的建设与调试投产,并确保搅拌站按期建成并具备运行条件。“预拌分公司团队就是我们的定心丸,大家共同协作,为整个场平作业推进按下了加速键。”整个团队对沙广路、张杰等预拌分公司团队核心成员竖起了大拇指。 在解决给排水作业难题时,线路需要从海拔4000多米位置开始,整个线路的坡度有悬空和90°的直角坡度,没有适合人员的作业面,项目技术人员经过多次的勘察和梳理,制定了几套方案,最终需要经过多方共同讨论才能确定。“我们要做到安全为首、技术最优。”项目经理和总工满怀信心。 郑田野介绍,工程开始进入施工高峰期,现场的作业是多点开花。土石方爆破、高边坡、地基强夯等三级风险作业正有序开展,现场施工机械多、作业面广、道路通行条件差,不利天气多,重点防范机械伤害、触电、高坠、爆破及交通事故是安全管控的重点。他和团队结合工程特点、外部环境、施工资源,动态优化施工进度计划,细化进度管控,安排专人紧盯试夯试桩、固脚桩施工、阀厅区域土方平衡等质量管理关键节点,有序统筹爆破、强夯、桩基、土方施工作业,全力推进组织场平土建交接验收工作,全方位做好安全、质量、进度管控。 连续作战 迎难而上冲刺节点 8月底,是综合水泵房和水池浇筑施工作业的关键期。这里横断山脉的地质条件要求一次浇筑完成,共需要650吨混凝土。项目上有一个300吨的混凝土搅拌站,其余的350吨混凝土必须不间断地沿着S201公路拉上来。一过金沙江大桥路就变窄了,大型水泥罐车必须换成小车才能上山。“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好。”集体的荣誉感,让每个人都充满了力量。从凌晨12点到第二天凌晨4点,项目团队29个小时没有合眼,350吨混凝土顺利上了山,综合水泵房和水池浇筑一次完成。 9月份是西藏地区施工的黄金期,他们要赶在冬季来临之前完成防火墙到顶任务。防火墙是换流站施工的关键节点,具有薄高细、结构强度要求高等特点,其工艺质量、观感质量对换流站整体施工效果至关重要。由于项目地理位置偏远、海拔高、冬季漫长、昼夜温差大,项目部积极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提前编制采购计划,有序将施工材料运送上山,保障防火墙封顶节点的顺利实现。11月15日,卡麦±400千伏换流站工程双极低端防火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这是继主控楼封顶后项目完成的又一重大节点,为后续阀厅钢结构吊装和换流变施工奠定了基础。 忙碌而充实是项目部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状态,现场每个管理人员每天电话和微信消息都不断。项目执行经理郑田野每天早上4~5点就起床,现场施工重点任务的协调、现场爆破施工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都要提前统筹,他常常忙到凌晨1、2点。偶尔一天晚上稍微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他就打个电话回家,听听家人和孩子的声音。“老婆虽然总骂我,但是她们也知道我们电建人的不易,最后还是都让我们保重身体,把工作做好,她们远在老家,会把家庭都照顾好。”成家的老爷们,好些时候刚挂完电话,眼泪就在眼眶里面打转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公司卡麦项目团队以“缺氧不缺精神”的干劲,拧成一股绳,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期间,项目业主、监理等单位对公司项目团队的付出和成果也是连连夸赞。“铸剑高原,我们就是要把上海电建这面旗帜,牢牢地钉在卡麦换流站,钉在横断山脉,钉在雪域高原,高高飘扬!”郑田野说道。 |
||||
【打印】
【关闭】
|
||||
浏览次数:
|
||||
|